百度大涨,司机怒批,“保卫萝卜”已打响!
如果你喜欢我,那就关注我噢~🌟
本文字数:1780,阅读时间:约6min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AI)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重新定义着未来的轮廓与可能。
从日常使用的智能语音助手,到复杂精密的机器学习系统,AI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远远超出了我们最初的设想。
在交通领域,它同样引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DAOmie
萝卜快跑
7月10日,百度港股盘中一度涨超12.57%,最终收盘上涨10.14%,市值一天涨了254亿港元至2759亿港元。成交额更达31.38亿港元,是7月9日4.26亿港元成交额的近8倍。
这波利好,是百度的“萝卜快跑”带来的。作为百度的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于11个城市开放了载人测试运营,并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了全无人自动驾驶测试。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截至目前,中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订单量超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
近日,随着“萝卜快跑”陆续在武汉增加车辆投放,价格又难以置信地便宜,“萝卜快跑”最近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国泰君安更在研报中指出,萝卜快跑有望实现无人驾驶网约车商业盈利。
据有关报道,“萝卜快跑”的无人出租车,已在武汉将10公里里程的车费做到4-16元,而普通网约车则需18-30元。同时,无人驾驶出租车无需休息,能做到7x24小时运行。据社交媒体显示,有不少司机开始担心自己的饭碗要被夺走,已向有关部门表达不满。
“萝卜快跑”引发社会反响后,我们不难发现,AI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不仅是科技进步的曙光,同时也伴随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其能显著提高道路安全、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惠及广大消费者。对于环境而言,自动驾驶车辆能够通过优化路线和行驶效率,减少碳排放,为构建绿色出行模式作出贡献。
然而,技术的快速推进也引发了对就业市场的深刻担忧。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缺乏足够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造成就业机会的结构性流失。
DAOmie
网约车市场饱和
无人驾驶成为新机遇
最新数据是,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国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已增长至:679.1万本。
司机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不好过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多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超过20单,单均营收在20元左右,单车日均收入仅200多元。
2022年之后,大众消费变得保守,各大平台经营压力骤增,纷纷开始降本增效,其首要动作便是降低对司机的补贴和奖励,当司机纷纷涌入行业供大于求,车费收入也开始下降。
如今市场趋于饱和,司机接单量有限,平台与司机的矛盾也在不断深化。艰难之下,整个行业都开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去司机化被普遍看作是新的突破口。
早在2015年,Uber就收购了无人驾驶卡车公司Otto展开布局,2016年已经投下了第一批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运营,并且定下终极目标:用机器取代Uber的100多万名专车驾驶员。Uber打出样板后,国内的网约车公司开始争先效仿。
2021年以来,如祺先后与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展开合作,推动Robotaxi开发及商业化;按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30年,载人出租车的成本将从2019年的每公里1.7元增至每公里2.4元,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成本则将从每公里23.3元降至每公里1元。
但目前无人还是很遥远,网约车司机真正的麻烦还是同行太多,而不是跟机器抢饭碗。
DAOmie
无人驾驶:正在开始的未来
纵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不断突破显著提升了自动驾驶的感知性能。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引入,到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应用,再到结合鸟瞰图(BEV)与Transformer模型的创新,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在增强自动驾驶的精确度与安全性。
在ChatGPT的成功之后,由“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驱动创造的“智能涌现”,为自动驾驶带来了新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中,深度学习算法与大模型仍主要集中在提升“感知”模块的性能。
基于规则的决策模型在应对城市复杂交通环境和不断出现的极端情况(corner case)时仍显不足,这导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在实际运行中难以保证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7月13日,小马智行政府事务部总监黄涵韬解读自动驾驶的“无人化”定义,称“无人”指车内无人驾驶,后台仍会有监管人员对其实时监控,也就是远程客服。
展望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将不再仅仅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技术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交通时代,开启一段充满无限可能的旅程。
您怎么看待无人驾驶进入市场?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或者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讨论!
严正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往期推荐
GPT-4o都有哪些突破?8条实测总结给你~
新能源车企正应对“美国100%关税”
为什么说这家AI明星企业是骗子公司?
加入我们
目前已有来自Web3、科技大厂、AI圈、投资圈、金融投行等各行各业的小伙伴加入了我们的科普探讨社群。在这个科技爆发但泡沫化的时代,你应该投身于哪些领域?
若感兴趣或想要直接加入社群,点击下方公众号链接并关注。关注后方可添加主理人微信号进行沟通,欢迎所有人来小社玩耍~
加社群|Bumble
商务合作|Bumble
多元小社
欢迎 点赞 转发 在看